棒棒策略 “泰山奖”得主陈海泉,提出早期肺癌手术新标准
早期手术淋巴结“免清扫”有了临床依据!棒棒策略
“医学界”综合整理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目前早期肺癌根治手术的标准方式,然而这种“扫荡式”的方式会不加区分地切除无转移的淋巴结,增加了手术并发症风险且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7月22日,美国《临床学杂志》在线发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证实如果术前或术中准确判断淋巴结阴性的早期肺癌患者,可以不清扫淋巴结。

据悉,该研究是国际首个发表的关于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I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显示,相较于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不清扫淋巴结的患者组生存情况没有差异,且手术效率更高、术后不良反应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陈海泉教授指出,在研究随访的病人中发现,术后并发症发生频率降低64.5%,为保留无转移淋巴结的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提供了最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将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陈海泉教授团队在国际肿瘤诊治领域不断推出“中国标准”和“上海方案”,多项研究改写世界肺癌诊治指南。
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理念,最早也由陈海泉教授在国际上率先提出。
这一理念即在清扫肿瘤转移淋巴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无转移淋巴结,以减少手术创伤,保留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而实现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术前或术中准确判断淋巴结阴性状态,从而可以选择性地少清或者不清扫淋巴结。
通过十余年的努力棒棒策略,陈海泉教授团队已系统总结出6条术前或术中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阴性状态的标准:
1.影像表现为实性成分比例(CTR)≤0.5的磨玻璃成分为主型肺癌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
2.术中冰冻诊断为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贴壁亚型肺腺癌的患者没有纵隔淋巴结转移;
3.肿瘤位于肺上叶尖段的患者没有下纵隔淋巴结转移;
4.肿瘤位于肺上叶,且肺门淋巴结阴性,无脏层胸膜侵犯,没有下纵隔淋巴结转移;
5.肿瘤位于左下肺背段,且肺门淋巴结阴性,没有4L组淋巴结转移;
6.肿瘤位于左下肺基底段,且肺门淋巴结阴性,没有上纵隔淋巴结转移。
基于此,陈海泉教授联合国内多家中心开展了一项II期的前瞻性观察性临床试验,验证回顾性研究中提出的6条判断纵隔淋巴结阴性状态标准的准确性达到100%。
该研究2023年发表于《胸部肿瘤学》(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杂志,是国际首个发表的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前瞻性临床试验。
同期,《胸部肿瘤学》杂志配发社论,称之为“精准医学时代的精准手术”。研究发表后,被2023年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磨玻璃诊治专家共识》引用。
由于在肺癌领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2022年,陈海泉教授获第三届价值医疗泰山奖年度诊疗方案奖(现更名为“医疗创新奖”)。(“泰山奖”报道详见→→)

在他的带领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为世界著名的胸外科中心,早期肺癌生存率领先国际,他所提出的“肺癌全面微创治疗3.0诊疗体系”等,深刻影响着每个外科医生。
“生命重于泰山,责任在肩,我们将在探索价值医疗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继续奋斗,感谢大家的信任。”陈海泉教授曾在“泰山奖”现场说道。
附:一、价值医疗理念
“价值医疗”理念最早由哈佛大学Michael Porter教授于2006年提出,基本理念是追求性价比最高的医疗,也就是用相对较小的成本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价值医疗”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医疗质量高、医疗费用低、患者体验好。
二、“医学界”专访陈海泉教授相关文章
三、“泰山奖”相关内容
“价值医疗泰山奖”由“医学界”于2019年发起创办,其命名来自“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者责任、重于泰山”,以彰显医者责任之重大。“泰山奖”以成为中国专业、独立、最高水平的医学奖项为愿景,秉持科学、专业、善良、担当、创新的价值观,以价值医疗的原则和“榜样的力量”,致力于推动中国医疗改善。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维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奕道配资 马斯克还会重返政坛?SpaceX首次警告投资者潜在风险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