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盈配资 从“薄弱村”到“标杆村” 杭钢集团交出乡村振兴亮眼答卷
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近80万元,较结对帮扶前增长超18倍;基层党建、洁净乡村等10余项工作在乡镇“红黑榜”中名列前茅;先后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丽水市文明村”等称号……这一组亮眼成绩,是杭州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杭钢集团”)自2021年驻村帮扶遂昌县濂竹乡千义坑村的累累硕果乐天盈配资,也是杭钢集团助力乡村振兴、绘就共富图景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杭钢集团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号召,紧扣“共同富裕”核心目标,结合自身产业优势与千义坑村自然禀赋,用真心倾听民意,用实招破解难题,在驻村帮扶中书写优异的“杭钢答卷”,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注入“杭钢力量”。
结对帮扶插秧
“筑牢堡垒”强帮扶之根 把准乡村发展之舵乡村振兴,党建先行。在杭钢集团的帮扶理念中,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强、把党员队伍带优,才能为乡村发展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杭钢集团驻千义坑村第一书记叶潮永说道。
展开剩余81%高站位谋划帮扶工作。杭钢集团党委将结对帮扶列为重要政治任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从帮扶计划制定、目标任务细化,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杭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章建成等集团领导多次深入千义坑村调研。查看人居环境整治进展,在田间地头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在村民家中倾听诉求建议,通过现场办公方式,他们将企业资源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帮扶工作“提品质、上台阶、促发展”。
高质量推动学习教育。坚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开展“红色传承・学纪强纪”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党员走进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沉浸式学习中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通过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开展互动讨论乐天盈配资,组织集中学习,深入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涵,让党员深刻认识严守纪律规矩的重要性。
高水平开展党建活动。遂昌金矿党员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共劳共话,在劳动实践中锤炼务实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推进党建广场建设,巧妙融入党的历史、乡村振兴政策等元素,打造为集党建文化展示、党员活动、群众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阵地。精心制作专题宣传片《千年古村、耕读千义》,通过镜头生动展现千义坑村的村容村貌、民俗文化与发展成就,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在杭钢集团销售遂昌县濂竹乡农产品
“造血赋能”谋帮扶之策 让强村富民有新招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百姓富。“杭钢集团从基础设施完善到特色产业培育,从短期增收项目到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全方位推进产业帮扶,让千义坑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乡村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千义坑村党支部书记刘建明说。
“输血”式帮扶为乡村发展“筑基”。杭钢集团驻村工作联络组通过参与村“两委”会议、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协助解决实际难题等方式,深度融入村级日常管理。杭钢集团每年向千义坑村捐赠帮扶资金60万元乐天盈配资,遂昌金矿向遂昌县慈善总会捐款50万元、向濂竹乡提供“博爱家园”建设资金3万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帮助濂竹乡向上争取项目建设资金150万元,为乡村发展注入“资金活水”。
“造血”式帮扶为乡村振兴“赋能”。杭钢集团驻村工作联络组敏锐捕捉到千义坑村的自然优势,培育特色产业。从省农科院引进浙薯13品种地瓜优质种苗,打造23亩种植基地,栽种番薯6.2万余株。为确保番薯的品质与产量,工作组多次邀请专家实地指导,从土壤改良、施肥管理到病虫害防治,全程提供技术支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0多万元,让“山间地瓜”变成“致富金薯”。
“活血”式帮扶为村庄经济“添彩”。面对濂竹乡九个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现状,杭钢集团驻村工作联络组牵头谋划遂昌县濂竹乡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总投资约360万元、装机容量675KWP。通过每个村出资40万元的合作方式,共同参与项目建设,每年可为每个村集体带来4万余元稳定收入。搭建“企业+村庄”就业对接平台,帮助近200名濂竹乡村民实现就近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
“补血”式帮扶为村民着想“惠民”。实施小岱村至千义坑村至黄山头村通村公路大中修工程6.75公里,投资约100万元,使原来只能通小车的村级公路拓宽成可以行驶大客车的宽敞马路;实施千义坑村产业提升田间道路硬化工程总长约3700米、宽度0.8米至1米,投资约49万元;建成千义坑村文化活动中心,完善室内功能布局和设施设备,增设党建广场水塘的安全护栏,成为全乡九个村最吸引眼球的文化项目。
如今的遂昌县千义坑村全貌
“兴村富乡”提振兴之效 让解忧纾困有担当乡村振兴不仅要让村民“富口袋”,更要让村民“富脑袋”“享幸福”。杭钢集团在帮扶工作中,始终坚持“全方位、多维度”的帮扶思路,从消费、教育、艺术到民生实事,每一项工作都紧扣村民需求,让帮扶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消费帮扶打通农产品“出山路”。濂竹乡地处山区,受地理位置限制,面临销售渠道窄的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驻村工作联络组主动“变身”销售员,与电商平台合作,从产品包装设计、品牌推广到营销策划,帮助搭建线上销售渠道。充分发挥杭钢集团内部资源优势,将濂竹乡农产品纳入职工食堂、职工福利采购目录,形成“以购代扶、以销助农”的良性循环。去年以来,帮助濂竹乡强村公司销售农产品达310多万元。
教育帮扶为乡村振兴“育人才”。推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遂昌县职业中专开展深度校校合作。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遂昌职业中专的高职一体化五年制“3+2模式”职业教育合作正式落地,每年定向招收35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遂昌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遂昌职业中专建立长期“3+1+1”教育帮扶模式,致力于打造山区海岛25县产教融合典范。
艺术帮扶为乡村文化“赋内涵”。濂竹乡拥有保存完好的古树群、古村落、古民居,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围绕濂竹乡“艺术乡建”,与乡党委、政府共同发力,推进“画乡驿站”和“画乡旅社”项目建设,不仅解决师生艺术写生的接待设施问题,而且艺术元素融入乡村建设,让古村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去年以来,濂竹乡累计接待各学校师生开展写生采风活动近20批、1500余人次,带动了乡村旅游收入近100万元。
初心如磐担使命,共富路上再前行。“我们要继续牢记国有企业的初心使命,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持续深化结对帮扶工作,与乡村同频共振、与村民携手同行,用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贡献‘杭钢力量’、书写‘杭钢答卷’乐天盈配资,让共同富裕的阳光照亮千义坑村每一个角落。”杭钢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者:张恒金)
发布于:浙江省维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